查看原文
其他

《我的EMBA》大合集

2014-09-21 晓雪

上图:中欧商学院北京校区的食堂走廊里,挂着很多在读的和曾经在读的学生照片。有一天路过发现,自己的照片在墙上。

关于EMBA,坊间有很多传说。我在中欧EMBA毕业后快一年,才写出这一组EMBA系列小故事。被我的同学以及同学的同学传阅分享,不断有人来问之三在哪、之五在哪,今天将六篇合集在此。

一直想认真地记录过去两年商学院的真实经历。EMBA的种种,难忘而琐碎。


EMBA,全文是Executive 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,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。

(一)为什么要读EMBA

有再读书的念头时,我四十岁。无论人家怎么忽悠:皮肤好哇,身材好哇,脸色好哇,各种好加起来,也就是一句“看起来不像40岁”,可是真的已经女人四十。


四十岁的危机感,不是不再年轻,而是觉得年轻时积累的存在心里的那些东西,那些知识、技巧、智慧等等,都要被掏空,对那种要被掏空的感觉,有小小的恐惧。


身边有些读过EMBA的朋友,介绍了课程,对我这个学文出身,只会用文字和图片思考的人来说,听起来很难。


想试一试,心想万一考不上,就给自己个台阶,去选个好读的比较文艺的课程。


对EMBA和商学院一无所知的我,本来并不了解中欧。偶向往北大和清华,只是因为当年没考上那么好的大学,很向往校园和传说中的校园文化。后来数位精通商学院的人士指点,说中国最好的商学院是中欧,既然要上,为什么不上最好的。


最好的学校要考试,先是笔试。拿到复习题时,很有些懵,竟然还有数学,完全不记得的数学。学校有补习班可以报名,不过偶根本没时间去。临时抱佛脚,考试前一周每天晚上抱着大纲研读。忽然想起来当年高考,夜夜鏖战,挑灯夜读。认真读几天,发现大部分考题考的是逻辑,并不是纯粹的数学,本来绝望的偶有了那么一点信心,试试吧。


笔试通过,据说是通过笔试刷掉了三分之二考生,我幸运地成为了进入面试阶段的三分之一学生。


面试的教授姓蔡。一年后,蔡教授成为我们<市场营销>的上课教授。面试官几乎一定会问的一个问题:你为什么要读EMBA?


为了传说中的人脉么?圈子么?为了升职么?提薪么?为了事业有更好的发展么?


说实话,决定再读书时,真没想那么多,只是觉得自己要被掏空了,趁不是太老赶紧给自己内心填些东西,那种内里艰难的感觉,外人看不出,只有自己知道。我喜欢和向往那种游刃有余的工作状态,于是跟面试官说:我只是为了让自己更强大和更有准,工作上可以找到游刃有余的感觉。教授当时就乐了,说面试了这么多人,还没有一个学生回答:为了“游刃有余”来读EMBA。


2011年9月17日,我41岁,那天的新浪微博:

今天偶生日,41岁。喜欢"1"这个数字,不仅代表最好最棒No.1,还代表从头开始,"1"切都来得及。大学毕业20年后重回校园,考进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开始读EMBA。在女人四十后有机会做学生,姿态放低,心态归零----这一年最好的礼物。


这一天,正好是中欧开学的日子。很巧的是,我成为班里唯一一个读书两年过三次生日的幸运学生。从这个生日后,我开始了两年的周末读书生涯。



(二)上课上课

上图:好多人问过我,穿什么去商学院上课?大部分时候,都是这张图的样子,帽衫加运动裤,脚下一双NIKE。

中欧EMBA的课程一共两年,必修课14门,选修课5-6门,学分制,每门课都有测验、考试或作业,毕业时需要做毕业论文答辩。


开学典礼上,学校教务长铿锵有力地发言:欢迎您来到中欧国际工商学院EMBA课程,这里是商界领袖的思想健身房:经验激荡智慧,传统交融新知,这里有比商业成功更高的追求…..云云,坐在下面的偶简直都想得瑟了,偶这是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学府啊,都是“商业领袖”哇…..紧接着教务长说:无论你是谁,什么总什么O,到这里都是学生,在学校请互相称谓大名,严禁称呼李总张总,这里是学校,你们只有一个身份,那就是学生。


中欧以治学严谨闻名,可以迟到,不过班主任会记录;可以逃课,不过班主任会记录;可以请假,但是必须补课,且补课的手续繁复。班主任的各种记录都会直接影响学分,学分直接影响毕业。毕业不了,请留级,继续上课,附加的学费自付。话说因为学分不满在中欧留级的一般都是什么总什么O的精英,太忙,丢课太多,忙得总是错过考试,就只好留级。


中欧的北京校园在中关村软件园,一幢挺好看的建筑,著名的西班牙IDOM事务所设计。冬天下雪的时候的,校园雪景美到cry 。


每个月有4——5天课,占一个周末。第一年是必修课,第二年是选修课。开始觉得还好,就牺牲一个周末么,后来发现远不是那么回事。课前有预读教材,课后有课后作业,四天的最后两个小时都是考试,班级有班级活动,学校有学校活动,除了课程,还有N多讲座和交流,大部分周末都被冠上了“中欧”二字。


我本来觉得自己基本算是个勤奋的人,但是周末七点起床这事,还是很挠心的焦虑。有时出差加班的夜,忽然想到即将到来的周末要七点起床去上课,就委屈得想捶足顿胸。


七点起床,梳洗,家到学校一个小时车程,如果不是六日的话,需要一个半小时。闹钟一响爬起来,冲到楼下面包店买一个咸味的面包和一杯奶茶,然后坐车上一边吃一边又想再眯会。


偶尔迟到,垫着脚尖一脸内疚地蹭进教室。阶梯教室每次课的位子都是不一样的,同学们大多会提前15分钟到30分钟到,先到门口座位图找到自己今天上课的位子,然后有沏茶的有看起来没顾上吃早饭忙着往嘴里塞饼干的,有赶着问同学“昨天作业做了么”的,还有忙着开电脑拷贝昨天其他同学课堂笔记的。


上课是一件幸福的事。但是刚开始时还是有些不适应。平时再忙,也没有在教室里一坐、坐八个小时的时候。这次上学离上一次坐教室,已经20年。我惊讶地发现,集中精力对自己已经变成一件不容易的事,尽管教室里除了教授,没有人说话,没有手机会响,教授换气的声音都可以听得很清楚,但是专注地听课依然是一件艰难的事。


终于明白原来这一生都再没有机会做一名纯粹的学生。脑子里总是千头万绪,心里各种放不下。想起当年上大一时,学校老教师语重心长地对只有十八岁的我们说:这几年的学习,对很多人来说,将是你们一生最后一次机会,可以专注地全身心地学习,请大家珍惜。


大学毕业20年后,当再次坐进课堂,才彻底理解当年老教师提到的“专注地全身心地学习”意味着什么。不是不想专心,而真真地是身在江湖,心不由己,人生有些感觉,永不复返。


教室还是教室的样子,同学们大多都在中年,班里平均年龄是40岁,中年童鞋们排排坐满的课堂很有趣,像是一群中年人误走进教室。从前教室里都是少男少女,如果坐在后排,满眼都是散发着青春气息的马尾辫、小刷子和小平头;在商学院的课堂里,放眼一看,有秃顶的,有腰酸的,有胃痛的,有皱纹有白发,有各种各样的热饮,茶或者咖啡,还有手机一片——有的,就是“岁月”两个字。


(三)考试考试

上图:中欧教室的样子,那个站在前面的红衣服,是我正在做小组讨论的课堂发言。

不做学生很多年,对学生时代的记忆,除了风花雪月的青葱爱情,印象最深的就是考试了,准确地讲,是考试前的紧张和压力,数年都挥之不去。


如果是学理工或经济的,商学院的课程还比较能自如应对,我这种纯种学文出身的学生,很多课程有如天书,比如《战略管理会计》、《公司财务》、《财务报告》,这几门课都是必修课,且连续在三个月内上完。


那几个月,我上课上得很气馁,被那些天书般的数字,计算,表格,彻底打败。那些数字,对偶这个文科生来说,都是大老虎,每次课都虎视眈眈地向偶扑来,听课听得吃力,考试前更是欲哭无泪。


《战略管理会计》是中欧名教授许定波教授的课,许教授湖南人,家乡在湖南一个叫相思山的地方,许教授的案例和试题,总是以相思山为例。定波教授是性情中人,课讲得深入浅出,诗词也好,时不时在讲课PPT里放一首诗词和大家分享,即使对经济学毫无兴趣的人也可以听得津津有味。但许教授的试题奇难,全是计算题。


教授对考题是这样介绍的:就算你们自己不是会计,好歹上了我四天课,总要知道你们公司里会计的帐是怎么算出来的吧?那么自己总是要先学会算一算的。


教授用手指敲着黑板上一段长长的公式,用一腔湖南口音说:这哪里难嘛同学们?这不过是小学数学水平!我相信,这难不倒我们中欧的精英们!


坐在下面已经计算算得抓耳挠心的我要哭了,偶可以不算“精英”么?只是小学数学水平么?不断咬笔头的我抓狂地长叹一声,看来以后女儿的小学数学,偶是绝对没有辅导能力的。


不会,就得学,认真地记笔记,反复地请教班里做CFO的童鞋们,考试前紧张死,是真紧张,完全没底,被数字们公式们搅得心神不宁。


另一位许教授的课《宏观经济学》,听课时是享受,教授观点鲜明、行云流水、一气呵成,逻辑好到无懈可击,人还长得帅,风度翩翩,这位许教授的大名是许小年,当今中国最牛的经济学家之一。


小年教授上课的时候,正好赶上那天的节气是“小雪”,班里有才华横溢的同学,当天在班群里做了个对子:


上联:小年教授小年教授课程;

下联:小雪编辑小雪编辑文章;

横批:小年飘雪


所有同学如醉如 39 38629 39 15287 0 0 826 0 0:00:46 0:00:18 0:00:28 2924痴地听小年教授讲了四天“宏观”,心想,这位许教授的考试应该好过的吧,都是经济概念么。


结果,许小年教授的考题堪称中欧两年最难的考卷之一,各种概念加计算。考卷一发下来,童鞋们面面相觑,男生们的眼神分明在说:靠,教授玩我们么!不是说“宏观”么,这考题全是“微观”计算哇!


想起教授开玩笑说的:文字和数字,本来就是一家子,文字形成概念,数字来解读和证明所有文字概念。


顺便讲一下中欧考场的规矩。我们班一共68名学生,阶梯教室,人挨人。但是每到一门课考试的时候,班主任就在黑板上打出一张PPT,PPT上有一半同学的名字,有名字的同学,就要收拾书包去另一个教室考试,剩下的一半,隔一个位子,坐一个人。


这两位亲爱的有魅力的许教授的考试,还分A卷和B卷。就是说,本来大家离得就不是那么近,然后你和你的邻居同学,还不是一个试卷。想打小抄,难度很高。


我睡眠不好,好不容易睡着了,总是一夜梦绕。那次考试的最后一道题,是一道复杂的计算题。偶算了好久,依然拿不准自己算得对不对。一交试卷,冲出教室,上赶着问其他同学:你最后一道题答案是45还是54?结果有的同学说是45,有的同学说是54,问到第5个同学时,偶恍惚了,竟忘了自己算得到底是45还是54。偶一夜的梦,就是在45还是54这两个数字中纠结。


中欧考试的得分,有A,B,C三档,如果到C-就意味着不及格要重新学过;每门课一个班只有少数几个同学可以得到A。我这两门课,分别是B和B+,顺利通过。



(四)商学院的风花雪月

(上图:在主题是“看上二十年前的你——致青春”班会上的部分同学合影)

上中欧前,对商学院的各种传奇和传说,无从判断真假。有说是富人的俱乐部,集体打着飞机去高尔夫,有说单身女孩为了找个有财有才的钻石王老五,有说是上学就是为了做生意,拉关系…..


上了中欧,发现传说就是传说,我经历过的现实中欧商学院的生活,不奢华,但不失浪漫。木经历过全班打着飞的去打高尔夫,但是很多同学确实一起走过大江南北;生意人很多,但是少有上学只为了谈生意的;班里大部分已婚有娃,也有单身的,有狠有钱的、有狠帅的,有狠有才的,到今天为止还没有传说中的“重组”事件发生。


我所在的班级是中欧2011级北京四班,68名童鞋,大半来自北京,其他同学来自于祖国各地。刚开学的时候大家彼此不熟悉,像我这个慢热的人,直到第二年,才叫得出班里所有同学的名字。班里给自己起了个班级名号叫“四合缘”,“四”取四班,“合”取中欧“合作”之意,“缘”自然就是大家从四面八方聚到一个课堂,一起上两年的课,遇见就是缘分。


每月一次的课程,总有两个晚上班里或学校会安排活动。有时就是大家聚聚餐,能喝酒的同学痛饮畅聊,我这种烟酒不沾的人只有给童鞋倒酒的份儿;有时活动很复杂,有主题的,要表演节目,要一起玩游戏,有很多环节。班里有班委会,通过志愿和大家选举方式产生,班委们都是班级的义务工作人员,组织大家一边读书一边玩起来HIGH起来。


68个来自各个地方、各个岗位的“精英”,大家有各自的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,人到中年,上有老下有小,这样一群人,聚集在一起HIGH起来,并不是一件容易事。


中欧每年北京、上海和深圳三处校址,12个班近800名学生。我非常幸运,自己所在的班级后来成为全校闻名的正能量班级。


正能量的商学院班级,首先是热爱学习,班里有一批热爱学习的先进份子,这一批人带动了全班。比如上著名教授王东岳的“国学”课时,有个同学两天记了六万字的笔记,课后再整理发给大家,打印出来基本就是一本小书,我看到时只能用“惊艳”两字来赞美。


正能量的商学院班级,是彼此取暖的一个中年人团体。班里同学年龄从五零人跨到八零后,入学时平均年龄四十岁。有一位五零后大哥,七零后居多,还有一位八零后小弟。每个人都有故事,只是每个人的故事,都已埋在心底深处很多年。人到中年,已经习惯了封闭自己的内心,每天戴着面具生活,面具戴久了,自己都忘记了自己本来的模样。


有机会重新走进课堂,重新做个学生,学生身份最大的好处是彼此平等。好像当年大家一起上大学,无论你从哪里来,无论你是谁,大一时,大家都在同一个起跑线上。EMBA,就给了来到这个学校的所有人重新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的机会,虽然每个站在起跑线的中年人,都有各自的沧桑。


读书本身,就是一件浪漫的事。每个月有那么一小段时间,如同让自己“出走”,听课不是一种功利行为,而六七十人一起听课、讨论、考试,分享,浪漫至极。


两年里,有很多浪漫的小回忆,这些“浪漫”,大概只有中年人能懂。


有一个初秋的夜,大家相约一起看烟火。才发现原来夜空彩色起来的时候那么美,每一朵彩色的烟花都如同年轻时一个美丽的梦想;原来北京也有很美的星星,原来星星真的可以含情脉脉。那一刻非常安静,大家都想说点什么,但是一时都说不出话。青春已过,从前是为赋新词强说愁,现在每个人都已愁满心头,却终有个机缘偶尔发现,每一天都在脑袋顶上的夜空,竟然可以这么美。为给这段文字配图,问了班主任和很多同学,想找一张当天晚上彩色星空的手机图片,结果发现手机里留下的图片都远不如那晚的夜空美。

人生有些时刻,手机是拍不下来的,只能存在记忆里。


有一次周六下课后,约了一起爬香山,七旬的金融课张教授跟着我们一起爬。我最怕爬山,本来坚决不爬,禁不起大家说服,勉强去了。我只爬到了一半的高度,爬一半就喘不上气了,有一票同学陪我只爬到了一半。下山的时候下雨了,路很滑,大家要一个拉着一个,小心翼翼地下山。已经多年不习惯手拉手,那个黄昏手拉手的温暖,让每个人想起了自己的大学时代。

(下图,是那次香山脚下的师生合影)


有一次班级活动,主题是“爱上二十年前的你---致青春”。我很爱海魂衫,夏天经常穿着去上课,班委们就说照着雪那件,一人做一件夏天班级服吧,于是大家这天上课,都穿着海魂条纹衫。(EMBA是男人的世界,每个班都男多女少,我们班有16名女生,据说已经是女生比例很高的班。这张是那天部分女同学的合影)


我们班还录了一段MTV,很像模像样的,选好歌曲,有文采的同学填词,再进录音棚录音。约好一天,妆化起来,正装穿起来,拍摄MTV,请正规军帮忙剪辑。完成之后,大家看的时候,每个人都笑得前仰后合。很有一点屌丝做了偶像的快感。(下图是MTV拍摄时我们班平时不修边幅的男生的正装样子。)


班里组织过很多次游学,内蒙云南山西贵州,方圆几千里的祖国大好河山。我很遗憾地成为游学落后分子,因为太忙,错过所有读书期间的游学,只羡慕地分享大家的照片,尤其喜欢阳光下大家灿烂地笑容。

(下图,算是我的一小时“游学”体验,学校附近百望山和同学晒太阳。)


上学期间,有为人父人母的同学新添了娃,有为儿为女的同学父母走了,有人升职、有人辞职、有人转职、有人创业,人生百态,沧海桑田,在这一段路里彼此见证。


因为这一次上学,有了更多的机会可以真切地感受到友谊就是:人和人之间,手拉手、肩并肩,彼此惦记着,不为任何一种目的,有一种温暖可以那么实在而坚定。


很珍惜四合缘的每一个同学,珍惜的是人到中年有缘一起坐课堂的幸运,风风雨雨后还可以敞开和放松交流的真诚。熟些的成为挚友,有些直到毕业也没说过几句话的,再见面时也有小小的牵挂。


人到中年的同学感情如同北京秋天的红叶,暗暗的红,不张扬,不轻飘,挚烈而厚重,希望日久天长。


下图,毕业时,我们班的大合影。每个人头都小小的,小到要用手机放大点开,才认得出谁是谁。而这世界本来就是这样的,每个人都是小人物,只有抱成团,才有暖意。



(五)我在EMBA学到了什么

上图:我和我的毕业课题小组。

一, 认识到自己是井底之蛙


商学院,是藏龙卧虎之地。中欧商学院,是低调龙虎之地。有本事的人很多,张扬的人很少。


开学时,教务主任说,在商学院读书最好的状态是让自己成为一块海绵,柔软而有弹性,可以随时吸收来自教授以及同学的精神营养。


我所在的行业,叫“时尚圈”,圈子很小,小到全世界都是同一拨人在混,北京、上海、巴黎、米兰、纽约、伦敦,飞到哪里,遇到的都是同一拨人。因为圈子小,大家彼此就都认识,人就容易飘飘然,走到哪都有人喊得出你的名字。


这小小的圈子,不管我是否甘心承认,外表看起来,是虚荣的、浮躁的、光鲜亮丽的。我在很多个时候,有看似杞人忧天的担心,担心自己是不是高跟鞋穿多了就以为自己很高,是不是工作中过多的LOGO已经不知不觉开始爱慕虚荣,是不是还记得初心的纯粹、是不是还认得清生活的本质…..


两年EMBA课程,给我所有的担心特别好的答案。我终于清清醒醒地意识到,自己和自己的行业,不过都是井底之蛙。世界很大,天外,真的还有好蓝的一片天。


认识到自己是井底之蛙的时候,无比的快乐和轻松。原来自己是这么小的一个小人物,做的不过是小小的事业。可学可敬的行业和本事太多,跳出这小小圈子,外面的世界很精彩。


开学的时候,绝大部分同学不知道何为ELLE(因为男生太多,且都是中年男人),有知道的(部分女生以及男生提到的“老婆看过”)也不是很熟悉,更搞不清ELLE在我的行业里是有多么的霸主地位。


在EMBA第一堂课Teckmark 管理实战模拟时,6个人一个小组,以一个小企业实例做运营分析,其中包括战略、产品、技术、财务、销量等等。小组成员来自四面八方,互相介绍时,我的小组成员都没明白我是干嘛的,说哎呦,你这个行业的人在企业里能做个啥啊?听起来很虚么…..小组里有CEO,财务总监,产品总监,销售总监等等职位,最后我的职位是“秘书”,负责记录以及给大家端茶倒水。


班里的同学,让我见识到那些远离我平时生活的国企、民企、个体创业者,制造业、金融业、房地产、医疗、IT行业等等、各行各业五彩缤纷的才华,那些才华让我折服,顿觉世界好大,能人很多,自己很渺小。



二, 学会一种思维方式


前面的文章说过,我是纯种学文的人,过去20年,我已经习惯了用文字和图片思维,早就将数字远远地抛离大脑。


EMBA的很多课程,强迫你学会用数字思维。一开始,很抗拒;被逼着计算了两年,才懂得,计算和算计是两回事。数字思维是一种思维方式,是一种在实际工作中非常有用的思维技巧。


尽管我一直抱怨计算,但慢慢地,那些课程耳濡目染地,循序渐进地,数字渐渐地在脑子里生了根。


自己并没有觉得自己的变化,那些课程,很多就像我们年轻时读的那些课程一样,考试一结束,就抛到了九霄云外,我到今天看到财务发来的excel依然很抓狂。但是我的朋友们说:雪,你变了,你考虑问题的方式和以前不一样了,非常不一样。


很难说清楚,具体什么地方和以前不一样。打个比方,如果每一件事都是一个多面的球体,从前,是从一个面看一个点;现在,是从数个面看整个球体。


三,做一个有理想有良知有社会责任感的人


这句话听着很口号,却真心是真实的感受。


两年里,我有幸遇到了很多才华横溢满腹经纶的教授,曾经有一位教授讲课没有一页PPT,可以滔滔不绝持续地讲三个小时;碰到了很多有正义感的教授,分析时弊忧国忧民,不仅讲知识和技巧,更是反复地呼吁大家:同学们,你们要从己做起啊,这片土地的建设,需要你们每个人啊…..


一个优秀的知识分子的魅力,不仅在于学识渊博,还在于洁身自好,关注民生,以天下为己任。


从小事做起,从自己做起。有抱怨世风日下叹气骂娘的时间,不如做几件让日子美好的小事。


班里有个公益项目叫“流动美术馆”,我是热心的参与者。大家凑钱,想做点毕业后让兄弟姐妹们都还津津乐道的小善事。


在一些不那么富裕的小学校,远郊区县的学校或打工子弟学校的走廊里,为孩子们做个小小美术馆。请美院资深的美学教育老师,选一些中外名画,好品质复制,加上文字说明,让孩子们可以每天上课下课时,在这些历史名画中耳濡目染。计划每年给孩子们换一批画,所以叫“流动美术馆”,每个学期,再请美院的老师为孩子们上一堂深入浅出的美学教育课。执行起来不复杂,也不需要很多钱,去年和今年已经做了两个小学的流动美术馆。


下图,是手机里找到的班里成立的第一个流动美术馆纪念照,呼家楼小学青青分校,小同学给大同学做了特别正式的美术馆开展仪式,一群孩子系着红领巾向我们敬礼的时候,有难言的感动。


毕业时,有一种来自内心深处地期待,期待自己终能成长为一枚大女人。要做的事很多,要帮的人很多,前提是自己必须越来越强大。


(六)一姐的故事

我们班同学,都叫我“一姐”。有点儿想不起来,班里同学从何时起叫我“一姐”。


大约起源于我一次又一次地错过班里的游学。我的日程画出来是一张世界地图,我的同学们都想不通一个小小的女主编,不是做多大的生意管理多大的企业,怎么会飞来飞去这么忙?我也不知道怎么用几句话说明白,自己为什么会这么忙,反正听着像女皇般的工作,实际上是比女仆还悲催的节奏。


后来,班里就有同学总结:雪就是一个勤劳的小蜜蜂般的打工妹。但年纪已大,叫“妹”不合适,打工姐更妙,就又有同学说,那雪就是天下打工第一姐,简称“一姐”。


班里曾有一门课,讲到客户VIP管理,有个航空公司的案例,教授问:班里有谁是任何一个航空公司的金卡旅客?一片手举起来;白金卡呢?两只手举起来;终身白金卡呢,就只剩我一只手了。我在五年前就已是国航终身白金卡旅客,这不是什么荣誉,只是意味着小蜜蜂五年前就已飞行累积超过一百万公里。


班里同学啧啧,一姐原来是空姐。


我是北京人,家在北京。北京有个小办公室,上海有个大办公室,北京办公室小得只有一张办公桌的地儿,上海办公室里有衣柜沙发还有自己设计的一个小梳妆台。我已经京沪两地飞着上班超过8年。最熟悉的机场是北京T3和虹桥2号,机场里每个餐厅每个店铺都倒背如流。恰好中欧总校在上海,北京是分校,我虽是北京班的学生,但因为补课和调课一年也会在上海校园上几次课。


如此,帝都和魔都在我的生活中一直混乱地并存着,在北京的时候,北京的同学总是问:你在上海工作为什么要报北京班?;在上海的时候,上海的同学总是问:你一北京人怎么到上海来上课?


永远都有人问:你喜欢北京还是上海?或者,你到底住哪?再或者,得是什么样的动力才能坚持飞这么多年啊…..


后来在我数次地表决心我是一枚坚定地北京土妞后,大家终于认同,一姐是个北京大妞儿。


一姐差点做不成四合缘中的一姐。


中欧EMBA刚开学不久,ELLE中国版决定由月刊改成半月刊。做杂志的,就像一群小木匠,有人准备原料有人打磨有人拉锯有人安装有人刷漆,本来一个月做成一件大衣柜,要变成一个月做两件了,一件和两件的节奏不是一回事。


那个秋天我很慌张,时间一下子变得非常不够用。公司要求半月刊上市之前三个月之内做六稿试刊,做到第二稿时,法国老板美国老板中国老板都不看好,提的修改意见我每次都要硬着头皮鼓足勇气才看得下去那些伊妹儿。


EMBA如果有特殊情况,学校允许申请延读。就是暂时不上课,两年之内再重新上课。我那时很想放弃,申请延读。周末读书这事,在那种夜夜都是改版选题和版面的噩梦压力之下,有点生命不可承受之重。


延读的念头,被四合缘热情地童鞋们无情地灭掉了,大家说:就你这种个位数的数学水平,延读又换一个班,谁帮你补习那些财务知识啊?考试怎么过啊?就没有扛不下来的事,你不就是做本杂志么?扛一扛就过去了。


扛的过程很艰难。2011年最后一天,我在自己新浪博客上发了一篇年终感言:《太疲惫,弦要断》;

2012年春天,ELLE半月刊成功上市,创造了那一年开始唱衰的纸媒界的增长奇迹;

2012年夏天,我出了第一本书《优雅》。小书莫名其妙地爬上若干女性读书的排行榜,成为畅销书,至今已经第15次印刷。


后来班里同学说,一姐是强大的姐,看着瘦瘦弱弱地,原来是一副能扛的身子板。


小书第一版时,自己觉得是本卖不出去的书,赶紧送同学捧场乱翻翻。结果,我们班若干同学都用小书作为给自己企业女员工的新年礼物。小书成为畅销书一印再印的时候,我有一度深刻地怀疑,是不是书都让自己同学买去了……


好多人说EMBA的后遗症是每个同学都有了创业的念头,学习了两年的商业模式和管理技巧,好像每个人都可以创业了。在选修课“创业学”时,我们有个小组的同学还帮我做了个“一姐小店”的商业计划,大家并由此成立一个了“一姐小店”的群,有一阵子热烈的讨论。


我工作22年只做过三种工作:电视、电影,和杂志。除了少女时代想过要开书店和鲜花店,从来没有过开店的想法。讨论的结果大家都已知道了,我依然在兢兢业业地在做一枚打工一姐,但是“一姐小店”的讨论帮我打开了另一扇思维的窗户。


每个人可以考虑到的事情维度,是非常有限的,尤其当你专注的时候。很多时候,专注是职场一种美德;只是常时间过于专注的时候,有可能自恋而最终自缚。所以,多维度的思维,和自己最习惯的思维角度不一样的思维,就像帮你的人生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,窗外,是你不曾想到和领略的新风景。


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的房间里,有时,我们有能力为自己打开很多扇窗户,有时,我们忘记了天外有天,以为小房子就是整个世界。这个时候,若有人帮你打开一扇或者几扇新的窗户,小房间里立刻有新鲜空气注入,里面的人,才有新的生机。


一姐依然是打工一姐。我后来挺喜欢大家对“一姐”的解释:天下打工第一姐,反正,听起来也是第一了。


我记得自己在面试中欧EMBA时说过的:为了“游刃有余”来读书。我不敢确认,在读了20门课程,取得7门A、13门B的成绩之后,自己是不是已接近了“游刃有余”的境界;因为读书前后,境界的标准已大不相同。


这就是所谓成长吧,是以为记。


最后这张图,是2013年9月17日,我在中欧的第三个生日,亲爱的童鞋们给一姐的生日蛋糕。



欢迎分享转发,如需转载,请留言联系。尊重版权,人人有责。

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